新闻中心记者 张亮亮 刘转转 “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。”马光焱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,如同春天的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内心,更像是铿锵的誓言,指引着她的成长与育人之路。正是以这样的情怀与承诺,她坚守着内心最纯真的梦想,做一名合格的老师,做一名让学生喜爱的好老师。于是,她把更多的爱倾注给了学生、倾注给了课堂、倾注给了学校,用爱铺就一个个台阶,通向梦想的彼岸。多年来,在教育部、教育厅等组织的各项比赛中屡获佳绩;2012年,被评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,全国排名第二,并作为获奖教师代表在颁奖大会上发言。 倾心课堂 诗情画意皆难忘 说起马光焱老师的课堂,同学们说用一个字来形容,那就是“美”;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,那就是“陶醉”。马光焱把思政课与她深厚的中文文学功底相结合,让每一节课都是诗情画意,美不胜收。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陶醉其间,在尽情感受的同时,也掌握了书本中的知识要点。“马老师的教案从不重复”,“马老师不仅声音好听,而且讲课的语言也特别优美”,“马老师讲课特别有魅力,感召力特别强,从内到外,理论知识与人生感悟相融合,在旧的内容里翻出新的东西,用新的方式来诠释旧的内容”,“我们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,更知道了这些理论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,让我们领悟了太多的做人道理。”听过马光焱老师课的同学们无一不是深深喜爱。 但这些都与马光焱充分的课前准备分不开。她曾说,作为思政课教师,在授课过程中,一定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讲深讲透基本理论;一定要在了解、理解、尊重学生的前提下理论联系实际;一定要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条件下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。“思政课上得好与不好的关键是,能否让学生把教材上认得的字变成一种理念,并认同这种理念,然后再转化成实际行动。”马光焱说。从站上讲台的第一天开始,她就心无旁骛地全身心投身教学工作,把课堂当成自己奋斗的阵地。“只要敢飞就会有发展的天空。”不管有多大的难度,多大的挑战,她都坚强面对,不懈付出,虚心向学院老教师学习,潜心钻研教学内容、教学方式,力争让学生喜欢每一堂课。她一次又一次地查阅资料,一遍又一遍的修改教案,没人知道她熬过多少个通宵,更没人知道看似简单的PPT花费了多少个周末。“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师,我时刻告诉自己,只有把课上好,才是做好了我的本职工作。” 她时刻注意用鲜活真实的案例丰富自己的课堂,哪怕是看电视,她都会与自己的课堂联系起来。因此,或许是昨天晚上刚发生的新闻事件,很有可能就出现在马老师第二天的课堂上。“思政课只有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,才能真正吸引学生,才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。” “记得有一次马老师生病了,仍然坚持给我们上课。我们觉得她太辛苦了,请她坐下讲,但被马老师拒绝了。她说,站着讲课才能把课讲得精彩,讲得生动,这也是一个老师的原则和对你们的尊敬。”已经毕业两年的李同学告诉我们,现在回想起当年课堂的情景,都历历在目,特别是马老师的敬业精神让人永远难以忘怀。 正是因为马光焱在教学上肯投入、肯付出,她才不断收获上课给她带来的快乐与荣耀。在2004年吉林省教育厅组织的“精彩一课”教学比赛中,马光焱获二等奖,并为全省“两课”思政课同行做了精彩的观摩教学,赢得了专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评;2006年,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遴选48位著名专家和优秀教师,制作了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”、“精彩一门课”全程教学示范片,马光焱老师作为年龄最小职称最低的老师,参加了项目制作,为学校争得了荣誉;2012年,马光焱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,全国排名第二,并作为获奖教师代表在颁奖大会上发言;2013年10月,入选2013年“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”,全国仅50人入选;2013年11月,教育部思政课课堂教学检查指导组在吉林省各高校中共选择10位优秀老师试听,马光焱老师是其中之一。专家们对她的课堂教学给予高度评价,认为教学内容深刻丰富、教学思路清晰明确、教学方法精彩多样、教学案例生动形象。 关心学生 亦师亦友育栋梁 “马老师是我真正意义上的人生第一个导师。” 正在读研二的张同学说。大一时,他曾听过马光焱老师一学期的《思想道德修养》课,现在还经常保持联系。“因为是她改变了我对大学的看法,让我知道,在大学,不能敷衍;是她改变了我对大学老师的看法,不是高高在上,而是可以和学生打成一片。”在他大一迷惑要不要竞选班长时,是马老师鼓励他、告诉他当班长的锻炼对成长的益处,坚定了他的信念,最后成功当选班长。当他与室友、同学产生矛盾时,马老师指导他怎样与人相处、怎样管理班级。马老师常说:“要想收获,就必须付出。虽然付出了不一定会成功,但不付出就一定不会成功。”这也是她的人生准则。 马光焱承担的主要是全校大一学生的公共课。在课上课下,她帮助很多同学解决了心理难题,增强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,让大家对未来充满信心。“作为思政课老师,我们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道授业解惑,更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去武装大学生,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。”马光焱说。对每个班级,她都会给学生留下手机号码、邮箱、qq号。她告诉学生:“不管你们谁有问题,不管我是否还在教你们,不管你们在校还是毕业,都可以找我。我不会问是谁,甚至是不是我教过的学生,只要你有问题,我都愿意跟你们交流。因为你们找到了我就是信任我……”马光焱把自己与学生的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,用真心实意对待每一名同学。 “马老师总是那么和蔼可亲,没有架子。过节时总会和我们互发短信,传递祝福。”“马老师还给我月饼吃呢!”同学们纷纷说。“爱是相互的,老师爱学生,学生就会理解老师。”马光焱说。一个老师不仅需要有渊博的知识,熟练的讲课技巧,更要学会爱学生。学会与学生相处,同样是一门学问。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,马老师用爱心换到了学生们的真心,努力的付出得到了学生的认可,这份收获是沉甸甸的,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最高褒奖。 热爱学校 肩负重任勇攀登 马光焱老师1997年大学毕业后来我校任教,至今已经17个年头。17个春夏秋冬的默默付出,6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情感积淀,马老师已经深深的爱上了工大这片热土,她把自己的拼搏奋斗和人生梦想与工大紧密相联。2011年10月,学校任命马光焱担任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。“这对于我来说不仅是工作上的肯定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压力。”马光焱说,担任副院长之后,压力更大了,“我不能因为行政工作而耽误了上课,也不能因为上课而耽误行政工作。一面要对得起学生的期望,一面要对得起学校的信任。所以要自己给自己压力,争取两方面都努力做好。”在搞好教学和管理工作同时,她还和学生工作处积极配合,在学生中开展了分阶段教育活动,取得了很好效果。 多年来,马光焱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、吉林日报理论版、省级期刊等上发表了20多篇学术论文;主持完成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1项,省校级课题多项,参与省级课题10余项。其中她主持的教育厅课题,荣获2009年吉林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。她于2012年11月应邀担任辽宁省首届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评委。2013年1月,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我校教学研讨会上发言,受到了校长的表扬和与会老师们的认可。 工作中,马光焱和同事们结下了深厚友谊,总会有一些年轻教师找她谈心,倾诉工作中的难题和自己的迷茫困惑,她都会耐心的帮助。马光焱总说,她和大家一样,都是从那时候走过来的。面对困难,我们能做的、最应该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,做好自己的工作,尽最大可能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。“付出总会有回报。”马光焱说她非常相信这句话,而她就是这句话最大的受益者。 马光焱老师就是这样,深怀着对学生的真爱,对事业的执着,对信念的坚守,不断实现着自己的价值与梦想。当前,正值我校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师德师风建设,马光焱用自己的踏实勤奋、敬业奉献书写了一名师者的风采,传递了榜样的力量。她从一名年轻的老师,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,并将在育人成才的道路上坚定前行,创造精彩。 (新闻中心) |